新華網 正文
    阿木爺爺木工技藝短視頻走紅海內外 老手藝走上新舞臺
    2020-07-28 07:29:06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核心閱讀

      不用釘子、膠水,一榫一卯做出魯班凳、魯班鎖、世博會中國館模型等木器,“阿木爺爺”王德文的木工視頻在海內外圈粉數百萬,收獲上億播放量。

      通過他的短視頻,更多人見識了中國傳統木匠技藝的精湛,以及蘊藏在榫卯結構中的古老智慧。

      擁有270萬粉絲,單個視頻點擊量達4200萬,在海內外互聯網上廣泛傳播……最近,“阿木爺爺”做木工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

      在廣西梧州市蒙山縣陳塘鎮一個山青水綠的僻靜村莊,63歲的木匠王德文照例拿出刨子、斧子和鋸子,準備開始新一天的活計。

      王德文正是“阿木爺爺”。“我就是干木工活的老木匠,是個普通的農民,大家喜歡看我的視頻,我很開心。只要有人對木工技藝感興趣,我就愿意一直拍下去,讓更多人了解木工技藝,了解傳統文化。”王德文說。

      三天做一張魯班凳,剪輯成三分鐘短視頻

      盡管從山東聊城來到廣西梧州生活了近3年,王德文還是吃不慣大米飯,“隔兩頓不吃饅頭就不得勁”。

      王德文搬來廣西是為照顧孫子。兒子娶了梧州媳婦,有了孩子后,王德文便與老伴一同過來幫忙,每天帶孩子、做飯。

      對他來說,和饅頭一樣割舍不了的還有木工活。“我從13歲開始做木匠,除了農忙時,其他時間都在做木工活,既為補貼家用,也是興趣愛好。”王德文說,到了廣西也閑不住,今天做個小木陀螺,明天做個小馬扎,手沒停過。

      兒子王保成曾在網絡公司工作,2017年回到梧州創業,做起了短視頻自媒體。“以前拍美食作品,點擊量一般。2018年底我爸自告奮勇,說要不要拍些做木工活的視頻傳上網試試。”王保成回憶道。

      “拍視頻一定要有意思,太普通就沒有人看了。要做點不一樣的,比如魯班凳。”對于短視頻拍攝,王德文有自己的見解。

      魯班凳又名“魯班枕”,是用一整塊木頭經過鋸、刨、磨、鉆、鑿、摳等復雜工序制作而成的,整個物件沒有釘子和其他金屬構件。

      說干就干。畫好圖紙,王德文拿普通木料練手后找朋友捎來一塊好看的花梨木,幾經鑿磨,最終變為一張魯班凳,前后忙活了3天。王保成將父親制作的過程拍攝下來,剪輯成3分鐘的短視頻上傳網絡。

      視頻發出不到一天,播放量突破百萬。“沒想到有這么多人看我干活,這讓我感覺老手藝又有了用武之地。”王德文說。

      魯班凳、魯班鎖、搖椅、拱橋……精湛的木工手藝加上有趣的創作思路,接連幾個視頻下來,“阿木爺爺”在海內外迅速圈粉。截至目前,“阿木爺爺”賬號已有270萬粉絲,在海外也有超過百萬粉絲、超過2億次播放量。

      農忙時種莊稼,有空時做木匠

      “阿木爺爺”的一段視頻里,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42根榫卯棱、4根榫卯柱、1個榫卯基,外加27道鎖環環相扣,做成縮小版世博會中國館。外國網友留言說:“這是什么中國功夫?”

      “其實都是一些基礎的榫卯技巧,能得到人們的認可,感覺很開心。”王德文說。

      “我的木工技藝是‘偷師’得來的,沒有正經學過。”王德文的木匠之路頗為曲折。

      他13歲時,家里唯一的木鍋蓋壞了,蒸出來的窩窩頭和地瓜半生不熟,于是請來木匠修補。“我看木匠師傅敲敲打打挺有意思,產生了興趣,而且學門手藝也能掙錢補貼家用,以后有口飯吃。”王德文說,當時有了拜師學藝的念頭。

      王德文想學,拜師卻不易。“那時候拜師學藝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需要跟在師傅身邊幫工3年,沒有收入,我還要干農活補貼家用,沒這個條件。”王德文說。

      然而他還是不想放棄,試探著問木匠:“我就給你拉拉鋸行嗎?”木匠沒有拒絕。此后,木匠出去做工都會叫上王德文,他也就慢慢學會了木工手藝。

      熟能生巧,是王德文的學藝心得。“木工講求‘嚴縫’。刨好的木頭拼接起來,不留一絲縫隙,滴水不漏。這極其考驗工匠的功力,只能憑經驗,多刨掉一點,木料就廢了。”王德文說,那時候木匠出工要包料,廢料的損失得自己承擔。

      村里幾個木匠,這個跟兩天,那個跟三天,跑前跑后三年。“等到16歲,包括榫卯在內,大部分的木工技藝我都會一點了,感覺自己已經可以‘出師’了。”王德文笑著說。從那之后,王德文成了家里的“木匠”,從做小馬扎開始,逐漸也有客人找他打一些椅子、桌子等大件,人們稱他“小王師傅”。

      農忙時種莊稼,有空時做木匠,這是王德文的日常。“所以我說,我就是個地道的農民,只不過會點木匠活。”王德文說。

      熱心為網友答疑,傳授木工技藝

      在“阿木爺爺”的視頻里,王德文只在開頭打個招呼,便坐下沉浸到木工的世界里,整個視頻經常沒有一言一語,卻詳盡地展示制作過程。

      “父親總是讓我拍細節,讓大家看得更清楚。”王保成說,剛開始他不太同意父親的想法。“一個視頻錄制下來短則幾小時,長則數天,但短視頻最長也就幾分鐘。如果都是木工細節,未免太過枯燥,要是大家不喜歡看就白拍了,我想加一些劇情在里面。”

      但是王德文堅持自己的想法,“我想讓大家對木工技藝有更充分的認識,讓更多人了解、喜歡這門手藝。尤其是看視頻的人多起來以后,這個念頭更強烈了,我感覺自己有這個責任。”

      不論是榫卯技藝,還是其他技術,王德文都不藏私。網上有私信要圖紙的,王保成會把父親畫的圖紙拍下來發過去;有提問的,父子倆也會研究過后一一解答。

      “有的外國網友留言說想學,問些技術問題,我們都會解答。看不懂的英文,我們會用翻譯軟件。”王德文笑著說,要讓全世界都了解中國榫卯工藝的魅力,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傳統文化里的好寶貝太多了,和那些老師傅比起來,我還差得遠呢。傳承傳統文化,網絡是個很好的媒介。”王德文說,去年回老家過年時,同村人來拜年,說看了“阿木爺爺”的視頻已經學會做魯班凳,準備做一些到集市上去賣,靠手藝掙錢,這讓他感到欣慰。

      在網絡走紅后,曾有商業活動找上門來,父子倆商量過后還是拒絕了。他們想將精力更多花在優質木制產品的研發上。這個想法得到了蒙山縣政府的支持,目前陳塘鎮屯兩村已經建起“阿木爺爺試點基地”。

      “以后我還會繼續鉆研更多巧妙的木工技術,拍攝出來給大家看,我這輩子就把這件事情干好、干細致就行了。”王德文說,一輩子都在鉆研一個活計的人數不勝數,他也希望更多的手藝人能夠擁抱網絡,用更新潮的方式展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記者 李 縱)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加載更多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嘉陵江邊的“城市陽臺”
    嘉陵江邊的“城市陽臺”
    探訪元上都遺址
    探訪元上都遺址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629216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资源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免费福利在线观看| 天天看天天射天天碰|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又色又污又黄无遮挡的免费视| 欧美视频亚洲色图|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老师白妇少洁王局长|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巫山27号制作视频直播|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我想看一级毛片免费的|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老司机午夜性生免费福利|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天堂va在线高清一区| 大胸妈妈的朋友|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一| 日产中文字乱码卡一卡二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免费传媒网站免费|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6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宝宝你里面好烫很软不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