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銘記歷史 永續精神——寫在第74個日本投降紀念日
    2019-08-15 14:42:1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題:銘記歷史 永續精神——寫在第74個日本投降紀念日

      新華社記者

      74年前的8月15日,經過14年浴血奮戰的中國人民終于聽到了夢寐以求的喜訊: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永存史冊的偉大勝利。74年后,在這個象征著人們從戰火走向和平的重要紀念日,各地群眾紛紛聚集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抗戰紀念館,緬懷抗戰英烈,從先輩身上汲取在民族復興征程上接續奮斗的精神動力。

      記者近日在陜西、遼寧、黑龍江、云南、內蒙古等地了解到,不少革命和抗戰紀念館正在不斷應用新技術形態傳承抗戰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也從歷史教育中受到感染,成為抗戰精神的傳播者、踐行者。

      這是云南滇西抗戰紀念館的“小小講解員”在為參觀者做講解(7月12日攝)。新華社發(滇西抗戰紀念館供圖)

      走,到歷史現場尋找前輩奮斗的足跡

      車出延安城,行駛50公里后,便至南泥灣。立秋剛過,成片的荷花、向日葵、稻田把南泥灣打造成了名副其實的“大花籃”。15日,在南泥灣景區的稻香門,盡是攝影留念的參觀者。

      抗日戰爭時期,南泥灣是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1941年,八路軍120師359旅在這里一邊練兵,一邊墾荒,為前線將士送去糧食。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把荒涼的南泥灣變成了陜北“好江南”。

      這是陜西延安南泥灣的金色稻田(2018年9月12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近年來,南泥灣不斷探索紅色文化教育方式的創新,每天這里都有五六千名游客前來參觀。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南泥灣已接待游客約120萬人次。

      老黨員侯秀珍今年74歲,是南泥灣的志愿講解員。她的公公劉寶齋是八路軍359旅的一名副連長。受老一輩的感染,年輕時,侯秀珍就帶領全村婦女上山種樹,為光禿禿的山嶺披上綠裝。如今,老而不休的她每天都要給參觀者講解大生產運動和南泥灣的變遷。

      “我對一茬又一茬的年輕人說,現在我們都是新時代的人,但是不要忘了這些都是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得來的。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強大。”侯秀珍說。

      讓更多人了解抗戰歷史,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武明光的目標。他說:“大青山抗日根據地是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之一,這里的很多抗戰遺址、烈士陵園都散落在山里。”

      如今,“紅色柏油路”串聯起散落在山中的抗戰遺址和紀念館,組成參觀環線。“參觀者能身臨其境看到當時的生活和作戰環境,更能感同身受。”武明光說。

      看,新技術讓歷史“活”了起來

      莊嚴的入場儀式結束后,穿過由14根抗戰時光柱制造而成的時空隧道,孩子們穿越回到東北抗戰時期。體驗館中心的圓桌上,放有趙一曼、楊靖宇等抗日英雄的卡通涂色卡,這些涂色完成的卡片經過平板電腦掃描,就能顯示出人物的3D虛擬成像。

      這是記者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兒童體驗館看到的場景。作為國內第一家以抗戰歷史為主題的“兒童體驗館”,自2016年開館以來,這里已經接待了數萬名兒童前來體驗。

      為不斷傳承紅色基因,哈爾濱市南崗區的東北烈士紀念館的工作人員還將紀念館打包“裝進了口袋”。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來源于智能手機。因此,他們專門設計推出了相關軟件,游客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就可通過VR全景功能,隨時隨地走入展廳,參與留言互動。

      陜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張燕說,越來越多新技術的應用把歷史從“靜態”變為了“活態”,讓參觀者走進歷史,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學,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這里是騎兵宿舍,旁邊是馬廄,這個展廳為大家實景還原了大青山支隊騎兵連在抗戰期間的生活環境。”伴隨著洪亮的講解聲,志愿者尹璐帶領30多名小學生步入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展館內的“草原之鷹展廳”。

      在內蒙古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展館內,觀眾在聽取介紹(6月28日攝)。新華社發(賈慧敏 攝)

      1941年到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者推行殘暴的“治安強化運動”和“施政躍進運動”,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糧食、馬具等物資都運不進根據地。許多大青山地區的老鄉自發成為八路軍的采購員,有的老鄉為了讓子弟兵吃到現磨的面粉,趕了40里夜路將自家300多斤的磨盤背上了山。

      講起老鄉背磨盤上山的故事,尹璐的眼眶濕潤了,很多小觀眾也紅了眼眶。

      尹璐的爺爺在70多年前,曾是大青山支隊騎兵連的一員。從小聽爺爺故事長大的尹璐,在年初得知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展館招募志愿者時,便報了名。她說,以前只知道爺爺是軍人,參觀展館后,才明白他們那時候的年輕人是怎樣背負著拯救民族危亡的使命參軍入伍的。“作為騎兵連戰士的后代,我責無旁貸地要講好先輩們的抗日故事。”她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走進革命紀念館當起了志愿者。滇西抗戰紀念館館長楊素紅介紹,2013年以來,滇西抗戰紀念館已培訓了1200余名“小小講解員”和1000余名社會志愿者。

      “抗戰紀念館匯聚了堅韌不拔、艱苦奮斗的抗戰精神。”騰沖市滇西抗戰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伯紹海說,歷經血雨腥風的抗戰歲月,熔鑄了一座座豐碑永存的紀念館,先輩們的抗戰精神將激勵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奮發圖強,開創未來。(執筆記者張斌,記者林碧鋒、王君寶、魏婧宇、趙洪南)

      南京舉行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日本投降74周年

      新華微評:以史為鑒,吾輩自強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銘記歷史 永續精神——寫在第74個日本投降紀念日-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48796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健身私教弄了我好几次啊|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猛男狂搡美女免费|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97人洗澡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视频|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性色爽爱性色爽爱网站|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最新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a毛片在线观看| 成年人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淫片视频免费看|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黄色毛片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哆啪啪|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日本人成动漫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a毛片在线看片免费| 成人动漫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www|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大陆三级理论电影有哪些|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日本在线高清版卡免v| 九九热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