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前,那群年輕人的詩和遠方
    2019-07-24 18:10:09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guān)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昆明7月24日電 題:83年前,那群年輕人的詩和遠方

      新華社記者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2)83年前,那群年輕人的詩和遠方

      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紅二、六軍團長征入藏第一站”石碑(7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舊稱中甸縣。大自然在這里塑造出了神秘的雪山、險峻的峽谷和明鏡般的湖泊。這是今天都市人憧憬的詩和遠方!

      1936年4月25日,賀龍、任弼時等率領(lǐng)紅二、六軍團,從麗江的玉龍縣石鼓至巨甸沿江一線北渡金沙江,進駐當(dāng)時的中甸縣,準(zhǔn)備繼續(xù)北行,跨越雪山草地。

      他們大多是年輕人。據(jù)統(tǒng)計,這支紅軍部隊的將領(lǐng)平均年齡不足25歲,師以上干部大多20至30歲,普通戰(zhàn)士的平均年齡就更小了。這支年輕的隊伍在這里翻越雅哈雪山,跨過拉咱壩草地。在戰(zhàn)斗中,160多名指戰(zhàn)員長眠于此。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1)83年前,那群年輕人的詩和遠方

      錢永福(左)生前與妻子的合影(7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當(dāng)年17歲的錢永福在家鄉(xiāng)湖南加入紅軍,1936年4月,隨部隊行至中甸縣金江鎮(zhèn)吾竹村時,因水土不服一直腹瀉,嚴(yán)重脫水,體力不支,無法繼續(xù)行軍,紅軍不得不將他留在了當(dāng)?shù)剜l(xiāng)紳和崇善的家中。

      和崇善由于聽信了國民黨的宣傳,在紅軍到來時一家人進山躲避。盡管家中無人,紅軍在此借住后還是留下了一筆銀元。和崇善回到家中,見到生病的錢永福,沒有把他交給國民黨,反而利用自己在當(dāng)?shù)氐穆曂?,掩護錢永福,幫他治病。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4)83年前,那群年輕人的詩和遠方

      錢永福的長子、今年73歲的錢緒文坐在自家大院里(7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那是一戶大戶人家啊,家里有騾子有馬,我父親在和家養(yǎng)了大概半個月的病?!卞X永福的長子、今年73歲的錢緒文坐在自家寬敞整潔的大院里回憶,當(dāng)父親養(yǎng)好病時,紅軍部隊已經(jīng)遠去,由于擔(dān)心連累和家,他便出來自主謀生。錢永福沒有離開吾竹村,通過打工在當(dāng)?shù)厣嫦聛?,娶妻生子安家,延續(xù)至今。

      “父親后來當(dāng)了村里的生產(chǎn)隊隊長,他始終教導(dǎo)我們要老實做人,踏實做事,勤勞致富?!卞X緒文說,如今家里的生活越來越好,兩個兒子都有各自的事業(yè)?!拔視r常給后輩講述父親的那段經(jīng)歷,希望他們能發(fā)揚紅軍的精神,奮發(fā)有為。”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即便是錢永福這樣因病掉隊的戰(zhàn)士,人雖然留在了長征路上,但他的心始終追隨著戰(zhàn)友們遠行,終生記得自己曾經(jīng)是那支隊伍中的一員。

      殘酷的戰(zhàn)爭年代,這群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心中奔涌著詩情。

      “不合腳的靴子,是彩虹我也不要,感情不和的伴侶,是天仙我也不要。奔騰的雅礱江怎能倒流,離弦的飛箭絕不會回頭。我們共同的心愿,是同紅軍走到底。心愿!心愿!長征到底!心愿!心愿!扎西德勒!”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3)83年前,那群年輕人的詩和遠方

      這是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鎮(zhèn)紅軍長征陳列館里拍攝的《心愿——一個藏族戰(zhàn)士的戀歌》(7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紅軍長征博物館內(nèi),這首題為《心愿——一個藏族戰(zhàn)士的戀歌》的詩歌,讓記者心潮難平。

      誰也記不清這個藏族詩人戰(zhàn)士的名字,這質(zhì)樸而熾熱的情感穿越了歲月,直抵人心。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5)83年前,那群年輕人的詩和遠方

      這是7月23日拍攝的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紅軍長征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紅軍沿途留下的標(biāo)語、宣傳品、讀物及其他遺物,紅軍當(dāng)年戰(zhàn)斗過的遺址、紅軍烈士墓,都成為人們教育后代、激勵斗志的生動教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毕愀窭锢薪鸾?zhèn)文化館館長張立國說。

      香格里拉,是充滿詩意的地方。83年前,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只能與它交臂而過,去經(jīng)歷鐵與血、生與死的考驗,走上漫漫征程,奔向更遼闊的遠方!(采寫記者:丁玫、薛筆犁、林碧鋒、李?)

      新聞鏈接:

      七天七夜,驚心動魄——皎平渡口永不消失的紅色記憶

      麗江古城的紅色記憶

      龍云“獻”圖:“助力”巧渡金沙江

      紅軍洞 紅軍路 紅巖村——永不止息的長征精神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圖集
    +1
    【糾錯】 責(zé)任編輯: 邱麗芳
    83年前,那群年輕人的詩和遠方-新華網(wǎng)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7943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七次郎在线视频永久地址| 校园春色亚洲欧美| 人妻互换一二三区激情视频| 蜜桃导航一精品导航站|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线路|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日本全黄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男人与禽交的方法|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电影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线|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天天爱天天操天天干|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极品丝袜乱系列大全集目录|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5566| 国产麻豆videoxxxx实拍|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再深点灬舒服了灬太大了在线观看| 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 欧美性69式xxxx护士|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黑人3p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