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升空 拉開我國天空地一體化地震立體監測“序幕”
    2018-02-02 16:37:2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甘肅酒泉2月2日電 題: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升空 拉開我國天空地一體化地震立體監測“序幕”

      余曉潔、劉斐、董博婷

      公元132年,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動儀,成功測報了隴西地震,比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1000多年。

      2日,我國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顆以張衡名字命名的科學試驗衛星,將在高度約5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上開展全球7級、中國6級以上地震電磁信息分析,為地震機理研究、空間環境監測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天基平臺和新的技術手段。

      六臂“變形金剛” 電磁潔凈度高“武器”多

      在衛星大家族里,“張衡一號”是名副其實的小個頭:邊長為1.4米的立方體,發射質量約730千克。別看個頭小,它可是個載荷多、本領大、能屈能伸的“變形金剛”。

      2013年,國防科工局和財政部聯合批復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工程立項。作為我國地震立體觀測體系的第一個天基平臺,“張衡一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制。

      “‘張衡一號’有6根超高收納比的伸桿機構,2根鉸鏈式4根卷筒式。收攏時只有手掌大小,展開后4米多。如此一來,就讓原本擠在一起的各種載荷散開隊形,互不干擾,各取所需。”衛星機械總體設計師劉江說。

      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武器”多多,搭載3類8種科學載荷:探測電磁場的高精度磁強計、感應式磁力儀和電場探測儀;探測等離子體的朗繆爾探針、等離子體分析儀、GNSS掩星接收機和三頻信標機;探測高能粒子的高能粒子探測器。

      在近地軌道靈敏、穩定、精確探測地球磁場變化,對衛星本體電磁潔凈度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作為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研制中最大的難點是讓衛星相對于它的科學載荷“隱身”起來。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張衡一號’打造了我國新一代磁潔凈平臺,整星磁潔凈度達0.33納特,不到地球表面磁場強度的十萬分之一,幾乎把衛星本體無磁化了。”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周峰總監說。

      開啟我國全疆域和全球三維地球物理場動態監測新時代

      “張衡一號”是我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劃首發星。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趙堅副司長表示,作為我國首顆觀測與地震活動相關電磁信息的衛星,“張衡一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構建天空地一體化地震立體監測體系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利用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尚不能直接預測預報地震,主要用于地震電磁電離層前兆信息研究,為未來建立地震監測體系進行前期技術儲備,但我們探索地震孕育機理的腳步不會停止。”趙堅說。

      電磁與地震有什么關聯?地震是由地殼運動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地殼運動能切割地球磁力線,或通過“摩擦起電”產生電磁輻射。

      早在1965年,蘇聯科學家就發現了衛星電磁觀測在強地震前的異常現象,這一現象被隨后發射的多顆衛星反復觀測到。21世紀以來,美國、法國、烏克蘭等國先后發射電磁衛星,用于研究與地震、火山相關的電離層變化及其機理等。

      為什么要發射衛星通過天基平臺進行監測?

      我國地震地面監測網只能獲取非常有限的相關電磁信息。而衛星監測覆蓋范圍廣,電磁環境好,動態信息強,且無地域限制。

      “‘張衡一號’彌補了常規地面地震監測手段的不足,開啟了我國全疆域和全球三維地球物理場動態監測新時代。有了它,每年可以收集到全球10多次7級以上地震和150次左右6級地震。衛星監測1年的信息量,地面監測需要20多年,能夠幫助科學家提高對地震孕育發生規律的認識。”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申旭輝說。

      得益于國際合作 服務科學研究

      發射成功后,“張衡一號”將迎來為期半年的在軌測試,通過星地比測和國際聯測的“模擬考”檢驗數據質量,之后在軌交付“轉正上崗”。

      “‘張衡一號’得益于國際合作,星上裝載有意大利高能粒子探測器。各國科學家對‘張衡一號’寄予厚望。接下來,我們將推進數據共享和國際聯測方面的合作。”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司(國際合作司)司長胡春峰說。

      親臨發射現場的意大利航天局局長巴蒂斯通表示,“中國的‘張衡一號’是一顆配備良好、致力于獲取空間探測和地震活動之間關聯性的衛星。它將以極高靈敏度成為地震科學研究的重要貢獻者。”

      “地震預報是世界難題。與法國電磁監測衛星Demeter相比,‘張衡一號’增加了新的電離層探測載荷和科學試驗。”法國Demeter衛星計劃首席科學家米歇爾·帕羅特說。

      “張衡一號”每5天實現對地球上同一地點的重訪。根據相關發展規劃,后續衛星正加速立項,“張衡二號”衛星有望于2020年發射。

    +1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相關新聞
    •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2日15時5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這標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2018-02-02 16:18:38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汪星人也有冬訓 神犬奇兵雪地突擊
    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橋建成通車
    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橋建成通車
    春運中的“萌寶寶”
    春運中的“萌寶寶”
    寒冬為貧困戶送溫暖
    寒冬為貧困戶送溫暖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236068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女人扒开腿让男生桶爽动漫|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东北疯狂xxxxbbbb中国| 欧美怡红院高清在线| 又粗又硬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 xxxxwww日本在线| 女人扒下裤让男人桶到爽|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dvd|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超级乱淫岳最新章节目录|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老司机成人影院| 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极度另类极品另类|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 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j8又粗又硬又大又爽视频| 大ji巴想cao死你高h男男| 东北壮汉gayxxxvideo|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第一页| 欧美综合在线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高潮|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jizzjizz视频|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www.色偷偷.com|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最近中文字幕2019|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