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日程表里的洱海“新景”
    2018-01-19 09:13:50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昆明1月19日電(記者李偉、丁怡全)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下洱海畔,生態(tài)文明建設、鄉(xiāng)村振興、民族團結、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的開展中,基層干部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透過他們的工作日程表,大理逐漸展露出一個更美更好的“新景”。

      全民動員保護洱海生態(tài)

      36歲的郭彥斌擔任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茈碧湖鎮(zhèn)環(huán)境保護服務中心主任已經(jīng)9年有余。洱源,因洱海源發(fā)于此而得名,而茈碧湖是洱源縣城居民飲用水水源地,也是洱海最大水源補給湖泊。

      為了更好地保護好洱海水源,2017年4月,洱源縣關停餐飲客棧服務業(yè)經(jīng)營戶598戶,其中洱海水生態(tài)保護區(qū)核心區(qū)內的餐飲客棧97戶。“茈碧湖鎮(zhèn)梨園村的18家農家樂也全部被關停。”郭彥斌介紹,為了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他每天都會到梨園村轉轉。

      梨園村就在茈碧湖邊上,風景秀美,每年梨花盛開的時節(jié)更是游人如織。“農家樂關停對我們的收入影響很大”,梨園村村民楊曉麗估算,關停半年至少損失了3萬多元。

      面對村民的不理解,郭彥斌耐心地到每家每戶做工作。他認為,關停客棧的確會損害短期的經(jīng)濟利益,但保護的目的是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綠水青山,保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基。

      除了關停餐飲客棧,梨園村內污水收集處理回用項目正在建設,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到時候村里的生產生活污水都能夠回收利用。”郭彥斌滿懷期待地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tài)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千年大計。

      梨園村是大理州洱海保護的一個縮影。去年年初,大理州開啟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在洱海流域實施“七大行動”。據(jù)介紹,“十三五”期間,用于洱海保護和流域生態(tài)修復的資金將超過200億元,力度空前。

      民族團結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剛過大雪時節(jié),大理州洱源縣三營鎮(zhèn)鄭家莊年逾五旬的黨支部書記何國祥,就和村里的其他人一起,在村子里搞起了建設。

      幾年前的這個時候,何國祥正在香格里拉或者西藏做著自己的中藥材生意。2010年開始,村子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越來越多,他放棄了外出做生意,選擇留下來管理村子的公共事務。

      村子里的硬化路、停車場、濕地公園等基礎設施都是村民自己出地、投工投勞搞起來的。何國祥介紹說,“現(xiàn)在,我們村正在建一個農業(yè)生態(tài)藥材種植基地。”

      鄭家莊全村共125戶525人,居住著漢、藏、白、傣、納西、傈僳、彝7個民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201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現(xiàn)在看著日子好過了。過去不行,村子里7個民族不團結,根本沒法搞生產。”鄭家莊村民小組長王慶榮回憶。

      1995年,何國祥、王慶榮等幾位村黨支部成員在中秋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組織了一次“團圓飯”,邀請全村群眾參加。“慢慢地,鄭家莊就形成了‘七個民族一家人’,全村人擰成一根繩。”白族村民王炳秀說。

      看著村子里7個民族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何國祥說,“團結了才能搞發(fā)展,現(xiàn)在村子里凡是新建房子的,都會主動往后讓20厘米,這都成為我們村子里的習俗了。”

      “基礎設施起來了,對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和發(fā)展農業(yè)生態(tài)藥材種植都是有幫助的。”何國祥說,現(xiàn)在鄭家莊60%的人都外出做藥材生意,以后鄉(xiāng)村旅游和藥材種植搞起來了,大家就不用背井離鄉(xiāng)在外漂泊,“真正建起一個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鄭家莊”。

      走村串戶做實脫貧攻堅

      上午8點鐘,大理州巍山彝族自治縣大倉鎮(zhèn)黨委書記卜曉衛(wèi)就來到了辦公室。簡單地梳理一下一天的工作,卜曉衛(wèi)就要開始走村串戶。

      大倉鎮(zhèn)雖然不是建檔立卡的貧困鄉(xiāng)鎮(zhèn),但下轄的10個行政村中,有3個是建檔立卡貧困村。卜曉衛(wèi)介紹說,“這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都在山區(qū),是脫貧攻堅里難啃的硬骨頭。”

      8點半,卜曉衛(wèi)從鎮(zhèn)政府出發(fā)前往新勝村委會的琢木郎村。車行駛在蜿蜒的盤山公路上,約18公里的路車程要超過40分鐘。“琢木郎村是一個純彝族自然村,206戶1056人全部是彝族,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貧困發(fā)生率比較高。”說起村里的基本情況,卜曉衛(wèi)了然于胸,全村有耕地856畝,人均耕地不足1畝,擁有經(jīng)濟林果地4500畝,人均經(jīng)濟林果地4.26畝。

      針對村子耕地不多林地多的特點,政府引導村民種植核桃、華山松和紅雪梨等經(jīng)濟林果;養(yǎng)殖牛和黑山羊。“養(yǎng)羊每頭補助500元,養(yǎng)牛每頭補助5000元。”琢木郎村居民畢寶興笑著說,現(xiàn)在政策好,村民脫貧的積極性也高。

      卜曉衛(wèi)整天都扎在村子里,每家每戶去了解情況。“還是有一部分因學致貧、因病致貧的群眾。”他說,針對這些村民,回到鎮(zhèn)上就會召開會議,幫他們找政策,解決他們的困難。

      為了兌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基層干部奮斗在扶貧一線。據(jù)統(tǒng)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大理州減貧208913人,目前全州貧困人口198470人,減貧率達56.94%,貧困發(fā)生率從13.33%降至7.01%。

    相關鏈接:

    廣西:“四維支撐、四沿聯(lián)動”構建開放新格局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云南“直過民族”通硬工程紀略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冬日里的動物
    冬日里的動物
    “吃相思” 慶侗年
    “吃相思” 慶侗年
    為大橋“體檢”
    為大橋“體檢”
    探秘北印度洋莫克蘭海溝
    探秘北印度洋莫克蘭海溝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22825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进出出稚嫩娇小狭窄| 一个人看的免费观看日本视频www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在线高清动漫 | 欧美aaaaa|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色视频色露露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福利午夜国产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人成免费视频| 污视频免费网站|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午夜性生免费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97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 少妇饥渴XXHD麻豆XXHD骆驼|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欧美一级二级三级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jizz日本黄色| 国产高清小视频| japmassage日本按摩|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久久激情综合网|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级高清视频免费看| 国产男女野战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观看| h电车侵犯动漫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最近最新最好的2018中文字幕|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