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記者觀察:“留得住”,還要“過得好”——一紙戶籍里的“民生溫度”
    2020-08-19 08:46:1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改革篇)

    記者觀察:“留得住”,還要“過得好”——一紙戶籍里的“民生溫度”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 題:記者觀察:“留得住”,還要“過得好”——一紙戶籍里的“民生溫度”

      新華社記者熊豐、毛鑫

      今年1月,44歲的鄧鳳嬌從民警手中接過嶄新的戶口簿,這時距她辭別故鄉(xiāng)“闖廣州”已過去了21年。

      從申領暫住證,到拿到居住證,再到如今以積分落戶擁有廣州戶口,21年里,證件在方寸間更迭,見證著她融入這座城市的步步足印。

      改革開放時代大潮中,億萬個“鄧鳳嬌”來到城市、耕耘夢想;而伴隨著戶籍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他們終于夢圓城市、落戶安家。

      一紙戶籍,事關悠悠民生,也牽動著總書記的心。2014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強調,推進人的城鎮(zhèn)化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戶籍制度,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是涉及億萬農業(yè)轉移人口的一項重大舉措。

      自此,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大幕拉開,改革“鼓點”密集敲響——

      2014年7月,《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印發(fā);2016年1月,《居住證暫行條例》施行;2016年9月《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發(fā)布……

      蹄疾步穩(wěn)、久久為功,億萬群眾關心的難點、痛點問題在改革中得到解決。

      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建立,延續(xù)半個多世紀的“農轉非”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戶口遷移政策全面放開放寬,人口流動的戶籍障礙基本消除。半個多世紀,橫亙在城鄉(xiāng)之間的戶籍二元化壁壘終于被打破。

      戶籍制度改革的破題,極大推動了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提前完成,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

      事非經過不知難。長期以來,我國城鄉(xiāng)之間、區(qū)域之間發(fā)展差距較大;許多福利待遇與戶籍制度長期掛鉤、難以剝離;各類群體利益訴求多元多樣、難以協(xié)調。

      從中小城鎮(zhèn)開始,推及全國多地,最后“包抄”特大型中心城市;以居住證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積分落戶暢通更公平通道……在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中下足“繡花”功夫,將頂層設計一項項落實到“最后一公里”,破難題、蹚新路,改革路徑清晰可辨。

      為人民而改革,必須深切讀懂人民期盼。

      長期以來,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新生代農民工,身在城市卻沒有歸屬,渴望融入卻不被接納,身份差異像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隨著《居住證暫行條例》在2016年全面實施,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不斷完善。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發(fā)放居住證超過1億張。

      為人民而改革,還要充分尊重人民意愿。

      各地根據人口資源環(huán)境承載能力制定具體辦法,讓群眾了解不同城市的落戶條件,合理安排自己的未來。同時,完善改革配套政策,保障農業(yè)轉移人口農村“三權”,讓他們安心進城。

      至于要不要進城、進哪個城、何時進城,群眾自主選擇、自主定居。人口在自由流動中有序遷移,新型城鎮(zhèn)化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以人的城鎮(zhèn)化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率,更加注重城鄉(xiāng)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huán)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論述,道出了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關鍵。

      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不能止于讓農業(yè)轉移人口“留下來”,還要通過不斷完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讓他們“待得住”“過得好”。

      在免費提供各類就業(yè)服務的同時,我國大力開展農民工職業(yè)技能培訓,2014年以來累計培訓超過1億人次。“基礎”工程不斷夯實,農業(yè)轉移人口更好掌握一技之長,扎根城市的底氣更足了。

      隨遷子女教育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兩免一補”資金隨學生流動可攜帶,30個省區(qū)市出臺在流入地參加中高考實施方案。“下一代”工程公平可及,讓進城家庭不僅擁有今天,也能收獲未來。

      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統(tǒng)一的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截至2019年底,農民工參加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達6301萬人。“兜底”工程越織越密,免除后顧之憂,兜住進城后穩(wěn)穩(wěn)的幸福。

      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必然會觸碰到“硬骨頭”。一面是歷史遺留的“老大難”,一面是群眾的殷殷期待,改不改、怎么改,考驗著改革者的勇氣。

      53歲的劉巧娣,28年前從云南巧家縣遠嫁江蘇泰州市姜堰區(qū),由于在娘家就沒有上戶口,組建家庭后便成了“黑戶”。“沒有戶口也就沒有身份證,出門連火車票都買不了,社保就更是沒法辦。”劉巧娣說。

      公安機關建立工作機制、清除政策性障礙,民警踐行“腳板”警務,深入走訪調查,將劉巧娣這樣歷史遺留的1500余萬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一一解決。

      “通過改革,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許多貧困地區(qū)孩子們上學條件改善了,老百姓異地辦理身份證不用來回奔波了,一些長期無戶口的人可以登記戶口了……”

      習近平總書記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里的話語,至今溫暖著鄧鳳嬌的心。就在2016年底,她成為廣州首批獲得公租房配租的來穗務工人員之一,搬入了新居。這一盞屬于她的燈光,早已融入萬家燈火中,輝映著一座座人們共同奮斗、共同享有的城市。

    相關新聞:

    【專題】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記者觀察:這套“組合拳”,讓公平正義之光普照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特寫:打官司不再難——基層法院親歷立案登記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念好“變與不變”的治理經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銅墻鐵壁”是怎樣煉成的?——小村戰(zhàn)“疫”折射基層治理密碼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把辦事的“窗口”當作改革的“主場”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記者觀察:“留得住”,還要“過得好”——一紙戶籍里的“民生溫度”-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638487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黄色免费短视频| 太粗太长岳受不了了| 久久综合桃花网| 男女交性视频无遮挡全过程| 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 AV羞羞漫画在线观看| 日日夜夜操视频| 亚洲成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打扑克又痛又叫原声|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猛男猛女嘿咻视频网站|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 xxxx黑人da|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男人肌肌捅女人肌肌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18分钟处破好疼高清视频| 小尤奈私拍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男人把女人c爽的免费视频|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国模杨依粉嫩蝴蝶150P|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日本成人在线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正在播放91大神调教偷偷|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色吊丝永久在线观看最新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公开视频| 经典三级在线播放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