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向著未來戰場沖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2020-11-10 20:11:3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

    向著未來戰場沖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新華社長沙11月10日電 題:向著未來戰場沖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新華社記者王逸濤、張金娟 解放軍報記者康子湛

      “2015年,第17顆北斗導航衛星升空,邁出了我們從區域向全球拓展的第一步,那顆星正在星空中閃耀。”接受采訪時,國防科技大學北斗創新團隊的專家們正在深夜鏖戰。

      在國防科技大學“北斗樓”里,一份“打卡榜單”引人注目,屏幕上滾動公布每天“最晚下班”和“最早上班”的人員名單。每間實驗室角落里,都擺放著折疊行軍床;每個人辦公桌下都備有行李箱,隨時準備出發。

      幾年間,團隊先后突破 “衛星抗干擾”“系統高精度測量”等重大技術瓶頸,攻克近百項關鍵技術,研制出兩千多臺(套)核心裝備。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圖文互動)(1)向著未來戰場沖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進行北斗三號系統研制和測試(2017年12月26日攝)。新華社發(何書遠 攝)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北斗樓”內陣陣歡呼。這一天,距離之前定下的開通目標,整整提前了半年。

      星光在閃爍,囑托在回響。2013年11月5日,習主席視察國防科技大學時強調,努力把國防科大辦成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高地、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高地,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瞄準自主創新,國防科技大學不斷發起沖鋒。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圖文互動)(2)向著未來戰場沖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天河機房,測試“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2019年2月25日攝)。新華社發(何書遠 攝)

      2013年6月17日,“天河二號”以每秒5.49億億次的峰值計算速度和每秒3.39億億次持續計算速度,登上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首。

      “只有不斷創新超越,才能讓‘中國速度’越來越快。”研究員肖立權說,“天河”高性能計算創新團隊,正向著每秒百億億次計算的目標邁進。

      為構建自主可控系統,團隊完成了核心芯片的國產化替代,為“天河”安上了“中國芯”。如今,“天河”已成功應用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廣州、長沙中心。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圖文互動)(4)向著未來戰場沖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國防科技大學智能科學學院無人作戰系統科技創新團隊科研人員在實驗室探討設計方案(10月19日攝)。新華社發(何書遠 攝)

      浪花翻涌,一輛無人戰車破浪而出,車輪迅速轉換為履帶模式,從泥濘的池沼中飛速通過……“無人作戰系統”創新團隊的最新成果——某型兩棲無人平臺,在部隊演訓一線成功展開試驗測試。

      “近年來,主要國家各種無人作戰平臺大量出現,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一未來作戰新趨勢。”團隊成員、教授徐小軍說,幾年來他們瞄準無人作戰領域前沿技術聚力攻關,跑部隊做試驗、跑廠家做樣機、跑評審會鑒定項目。

      目前,他們研發的“猛士無人駕駛系統”、班組戰斗支援無人車、“某型自動化武器站”等一批無人作戰成果投入應用。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圖文互動)(5)向著未來戰場沖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光電工程系科研人員在加工部件(2014年6月12日攝)。新華社發(何書遠 攝)

      “武器裝備搭載了激光陀螺,就猶如在迷霧中,有了一盞永不熄滅的指路明燈。”“激光陀螺”創新團隊成員、教授楊開勇說,“有了它,飛機、艦艇、火箭、導彈等運動載體,就可以自主進行導航、定位、定向和姿態控制等。”

      “小一寸,難萬分。”為了更好地適配某新型裝備系統,突破小型化、高精度難關,教授張斌扎在一人多高的數據紙堆中,一干就是9個月;為了做好某新型激光陀螺的定型海試,大病初愈的教授龍興武,從渤海灣到南海,在風浪中“奮戰”半個多月……多年來,他們的一系列創新成果,使我國躋身世界上極少數能獨立研產高精度激光陀螺的國家行列。

      伴隨著一次次奮力沖鋒、一項項技術突破趕超,一件件國之利器橫空出世。

      在國慶70周年閱兵中,搭載了“某型自動化武器站”的新式裝備米秒不差地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北斗導航系統為建設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提供精確標繪,為車隊運送物資提供精確導航;在某型導彈試射中,搭載了激光陀螺的某型導彈,成功實現“點穴式”打擊……

      伴隨著一系列成果的誕生,一個個青年創新團體迅速崛起。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圖文互動)(3)向著未來戰場沖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

      國防科技大學空天科學學院微納衛星工程中心快響團隊科研人員在做數據核對(5月21日攝)。新華社發(盧屹屹 攝)

      ——今年8月,由青年教員帶領研究生研制的天拓五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發射成功,研發創新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5歲。

      ——學科綜合實驗中心、研究生創新基地、本科生創新實踐基地、主題科技文化節……超常舉措,超前培養。每一名本科生都有自己的全程導師,“課程學習+工程實踐”已成為研究生的成長模式。

      ——這些年來,學校實施了“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一流團隊建設計劃”等一系列加強人才建設的新舉措,一批40歲左右的年輕專家在國家和軍隊重點課題中掛帥領銜。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學校一代又一代創新人才不斷接續、傳承,向著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高地奮力沖鋒。(參與采寫:王握文、張照星)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向著未來戰場沖鋒——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創新記事-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600911267228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亚洲毛片免费看| 色播在线永久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精品自在线拍|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 自拍偷拍999|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欧美三级手机在线|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5g探花多人运动罗志祥网址| 女性特黄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成人网| 日韩内射美女片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 快穿之丁柔肉h暗卫温十三|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欧美日本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a级午夜绝情美女视频| 羞羞色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成人AV在线播放|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凤凰福利|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可知子与野鸟君日文|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第35页| a级毛片免费网站|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