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夏收“農忙不見人”,“種糧人”在哪里?
    2019-06-03 17:38:5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圖表·漫畫)[新華視點]夏收“農忙不見人”

      新華社鄭州6月3日電 題:夏收“農忙不見人”,“種糧人”在哪里?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林嵬、宋曉東、于文靜

      5月末,產糧大省河南進入了忙碌的夏收時節。在河南省唐河縣焦莊村,身穿黑色連衣裙、灰色高跟涼鞋的農民郭改聲,輕松地揮動鏟鍬平整晾曬的麥粒。在她身后,60多畝麥田靜靜地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金色——除了幾臺收割機緊張地穿梭作業,廣袤的田地看不到幾個勞作的農民。

      近年來,每逢種植或收獲高峰期,在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糧食主產區,越來越多出現類似“農忙不見人”的場景,與城市人心目中忙碌辛勞的搶種、搶收畫面大相徑庭。

      今天誰在種糧?未來誰當農民?

      手拿著鐮刀沒活兒干,“農忙不見人”在多地成常見畫面

      河南省新蔡縣磚店鎮的一片麥田旁,63歲的農民陳來背著手,在女兒陳小蘭的陪伴下眺望遠處隆隆作響的收割機。前幾天,陳來把腿摔傷了,陳小蘭從廣州匆匆趕回來幫父親收麥子??蓻]想到,還沒趕到麥地,家里的13畝小麥已經快收完了。

      “現在全部機械化,收麥真是用不上人了。”陳小蘭拿著鐮刀本想收一下機器到不了的邊角地,沒想到收割機一溜煙收得干干凈凈。而且,小麥在地頭就賣給糧食經紀人換成了錢,令她感慨不已。

      事實上,無論春耕還是夏收、秋收,當下農田里看到的都是現代化的農機具,“耕、耙、耖”這些老農具都成了稀罕物。

      還有比陳來家更輕松的。周口市的農民于德軍全家都在湖北打工,家里的8畝地托管給了一家農機合作社。一畝地支付400元,合作社便提供從種到收全程服務。于德軍連老家都沒回,地里的小麥不僅畝產穩超550公斤,8000來塊的小麥錢也直接打到了他的銀行卡上。

      如今,“農忙不見人”在全國多地成常態。在新疆,春耕春播的農忙時節,田間地頭看不到幾個忙碌的農民,取而代之的是用上了北斗導航播種的“智慧農機”;在山東,一個種糧大戶利用收割機,3天就能收完560多畝小麥;在河北,收割機進度飛快,而且作業數據可實時傳輸到農機合作社負責人手機上。

      農業農村部統計顯示,2018年麥收,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從啟動到進度過8成僅用時17天,有5天日機收面積超過2000萬畝,創歷史新高。今年,農業農村部預計全國將有1630萬臺農業機械投入“三夏”生產,其中聯合收割機64萬臺,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27萬臺。

      “麥假”成歷史,農業“機器換人”進程加速

      在基層農業部門工作35年的任希山還記得,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每到麥收,農村學校還有“麥假”,不少單位和企業也會放假讓職工回家收麥。

      “夏忙不算忙,麥忙累斷腸。”58歲的農民秦小鳳回想起從前麥收的場面,苦和累涌上心頭。秦小鳳說,要收麥了,天大的事都得往后放一放,全家每天早上4點下地一直干到天黑,連收割帶播種得一個來月。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60后農民逐漸老去,農村面臨“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提種地、00后從未下過地”的問題。通過大規?!皺C器換人”,我國農業不僅緩解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而且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已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進入了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

      20多年來,中國小麥主產區完成了全程機械化的歷史性跨越。從南到北,農機手利用“農時差”,創造出“跨區聯合作業”模式,開辟出巨大的農機服務市場。

      傳統小麥生產從播種到收獲,要歷經耙壓、施肥、除草、澆水、收割等22個生產環節,現在基本所有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替代。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尚莊村黨支部書記尚水旺算過一筆賬,如果8個小時計“一個工”,20年前,收6畝麥子得投入百十個工,現在只要十二三個工。同時,小麥畝產卻從過去的300多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人均糧食產量為477.21公斤,比2007年的382.54公斤增加了近95公斤。

      未來的“種糧人”長啥樣?

      于培康是河南一家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他掰著手指頭算賬:“與農民傳統的分散種糧相比,合作社規?;泄?,平均一畝地一季種植成本能減少100元,糧食畝產能提高近50公斤。投入更低、產出更高,糧食質量還有保障?!?/p>

      從10年前開始流轉土地種植糧食,到現在把更多的精力轉向托管服務,給農民打工、為種糧服務,于培康的合作社托管土地已經覆蓋了周邊4個鄉鎮的60多個行政村,面積超過2.5萬畝,預計到今年底能達到5萬畝。

      此外,一些接受良好教育的年輕人成為現代“新農人”。河南省鄲城縣90后年輕人左明飛,與22個回鄉創業大學生組建“大學生創業聯盟”,主攻農業現代化種植。

      于培康和左明飛這樣的“新農人”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正成為從事和服務糧食生產的主體。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說,到今年4月底,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20.7萬家,成立聯合社1萬多家,輻射帶動全國近一半的農戶,為成員提供農資供應、農機作業、技術信息等統一服務的合作社占比達到53%。

      小麥專家郭天財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農業全程機械化,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道路是未來中國農業的方向,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都將進一步提升。

      一家三代人的麥收傳奇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蘆愛玲:匠心傳藝的“香包奶奶”
    蘆愛玲:匠心傳藝的“香包奶奶”
    生態中國·靈秀姑蘇醉江南
    生態中國·靈秀姑蘇醉江南
    保加利亞慶祝玫瑰節
    保加利亞慶祝玫瑰節
    奧地利:花船巡游水云間
    奧地利:花船巡游水云間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45784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日本换爱交换乱理伦片| 六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天天综合网在线|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同性videos免费可播放|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看看镜子里我是怎么c哭你的|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自拍偷拍校园春色|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极品少妇被啪到呻吟喷水|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 |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国产精品第2页| aⅴ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人妻尝试又大又粗久久| 精品视频vs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国产视频2021| 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成|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李老汉别揉我奶了嗯啊h|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狠狠躁夜夜人人爽天96 |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